|
前言
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由于娱乐生活的贫乏,间歇性放映的县城电影院每每爆满,那个时候,影院充斥着“大决战”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偶尔出现那个时候被称为“武打功夫片”的电影,那应该是商业电影的雏形了,让无数看着圣斗士、七龙珠长大的孩子们看的如痴如醉,竞相模仿。
稍微大了一些,大概小学以后,随着录像机的出现,大批量的港产片涌入国内,所谓的功夫片再也不能提起自己的胃口了,随着之后西片的进入,那些大制作大场面让我们自己对电影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有了对电影好坏的一个评判——画面效果。
但我们的第五代导演否定了我对电影的理解,几部不知所谓的大片,掩藏在华丽画面背后的是苍白的剧情,终于,几部大片改变了我对电影好坏的评判点,除了画面,电影更重要的是剧情。无间道系列的出现,掀起了中国电影的剧情热,于是,千篇一律的玩弄剧情再一次颠覆了我的评判标准(最典型的玩弄剧情就是新片疯狂的赛车,牵强夸张剧情确实有不少看点,但却是一部失败的电影,剔除小品般的方言娱乐之后,谁能记住它那复杂的剧情?)。
除画面和剧情外,电影中我们还能看到什么?还有它的主题,有的人说娱乐商业片没有主题,其实不对,任何一篇散文,任何一个笑话,任何一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主题,这个主题有可能是爱情、战争或是生命的意义,只不过其主题能否和画面及剧情相得益彰,能否被观众品出来,就看导演的功底了。
于是,有了我现在的观点:好的电影,在冲击观众感官的同时,还能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其实,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不大赞同将商业娱乐片和小众文艺片做明显的区隔,好的电影,两者俱备,我将其归纳为意境。
暮色
“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
“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
“当生活给了你一个远远超过你期望的美梦,那么当这一切结束时也就没有理由再去伤心。”
“猎人带着友好的微笑,从容不迫地走向我——来了却我的生命。”
改编自畅销小说的“暮光之城”,表面上看,实乃典型的商业娱乐电影,校园、浪漫、惊悚、帅哥和美女、吸血鬼和狼人,这部电影具备了商业电影最常用的元素,豪华的画面和特技效果也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这部看似拼凑元素的电影却表现得那么和谐,暮色的片名、青灰色调的画面、男女主角苍白的脸色、终年阴雨的福克斯小镇、悠扬的音乐,还有那容易破碎的凄美爱情,这一切,构成了如诗般美丽的意境,共同支撑起电影的主题——最美丽的东西,柔弱而容易破碎,就像爱情。
电影保留了原著绝大部分的剧情和台词,畅销小说支撑起了电影的剧情,吸血鬼不再是见光死,只不过阳光下的他们会变得更加绚丽,吸血鬼中也有素食注意者,不再是嗜血成性的魔鬼,但是,当狮子爱上羊,事情走向了未知。当你爱上了你的食物,当爱人的血成为了致命的毒品,你会如何选择?原著小说赋予了一个被说烂了的神化故事新的生命,吸血鬼的住所,不再是冰冷的棺材,他们住进了人类的房子,不再是尖牙利爪的怪物,他们成为开着豪华汽车的高中生,吸血鬼的世界,也不再是充满了鲜血的永生世界,他们之间拥有家庭的亲情,恋人之间的爱情,他们也会死,当被撕成碎片烧死之后。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跳动的心脏,也有着和人类一样细腻的感情。
女主角贝拉是一个脸色苍白、运动神经迟钝的略带病态的女孩,她的内心和她的外表一样细腻而敏感,因为母亲结婚而不得不从阳光灿烂的凤凰城搬到终年阴雨的福克斯小镇和爸爸查理一起居住。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生的挚爱——爱德华,但是,有着17岁外形的爱德华却是一个生于20世纪初的吸血鬼,尽管他和他的家族已经放弃了吸食人血的传统,但要命的是,贝拉拥有吸血鬼最喜欢的食物味道,贝拉的血,每天都在折磨着爱德华的神经。对能看透人心的爱德华来说,拥有纯洁的心的贝拉是个异类,她拥有吸血鬼最喜欢的鲜血,却不能被爱德华读出思想,他只能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贝拉,让她避免任何可能受到的伤害。
爱德华一家对贝拉的认可和爱护颠覆了吸血鬼世界的冷酷无情,他们中有对贝拉友好而爱护的,也有对贝拉的存在感到不满的,更有因为难以抵御贝拉血液的诱惑而远远避开的,但当贝拉面临威胁时,他们都将贝拉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不惜与邪恶的同类或是狼人一战。以爱德华为核心,他们就像一双温柔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捧着贝拉这颗色美诱人的红苹果,这也是原著小说的封面画。可以这么说,暮光小说或是剧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把爱德华对贝拉的爱扩展到全家人对贝拉的爱,这也使得暮光区别于以往人鬼之恋的故事。这样的亲情和爱情,竟然发生在没有心跳、苍白冰冷的吸血鬼身上,这样的反差,让我们觉得这个故事很美。
其实,小说的畅销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这是一个很美的故事, |
|